因材施教一直都是社会和每个家庭的梦想,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愿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极具“人情味”的老牌学校——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育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关键、以特色彰显为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型学校。
赋有灵魂的老牌学校——办学历史65年
作为一所老牌学校,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办学已有65载。始建于1955年,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友爱路26号,学校占地共160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755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6人,国家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名师、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占69%。
近年来,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有百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郑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创新先进单位、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单位、郑州市学科竞赛先进单位、河南省学科竞赛先进单位、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和教科研先进单位。
底蕴深厚,涵养心灵的办学环境
优秀的教育环境,不仅让孩子教育更有保障,更能给予孩子文化环境的熏陶,自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让孩子变得风度翩翩,温文儒雅。学校配备有标准的运动场,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宽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窗明几净的校阅览室、实验室、报告厅、餐厅等成为师生共同的乐园。在这里,给孩子更多成长空间,让他们的学习时光有更多的时间沐浴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
广阔的操场
地理教室
创客实验室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理念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只有把办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才能实现育人追求。在长期的教育积淀中,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坚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明德、求真、勤勉、卓越”的校训,“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良好校风,“崇德、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勤奋、诚实、善思、有恒”的学风。
郑州市第十六初级中学以“三生教育”为抓手,创新德育特色课程,打造学校德育新品牌。抓好日常德育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根据《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河南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郑州市第十六中学量化考核细则》,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公民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日常德育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习惯养成不断促进学生素养不断提高。探索“情商”教育,扣好学生第一粒扣子。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目标,积极开展“情商课”课程设计与研究,实施情绪智商五个方面的系列课程,推动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提升和情绪自我管控能力的改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感恩心,树立学生爱国家、爱郑州、爱学校意识,帮助学生懂得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
工业生产见习课程
足球队
探索“三生”教育,推动形成人生规划。构建以生涯、生命、生活为抓手的“三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编辑印刷《学生生涯发展学习手册》和《学生生涯发展档案手册》。促进学生在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在热爱生命、习惯养成和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教育,锻造学生优良品格。创新德育特色课程,激发德育实施热情。制定《德育特色课程方案》,以常规和创新相结合、以活动和课程相结合、以特色和发展相结合、以过程和实效相结合,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激发班主任和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热情,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增强内动力。
机器人社团
艺术节课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德育活动形式,为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利用家长、社区、工厂、大学的社会资源,以节假日、国家重大活动、热点时事为契机,以班会公开课、校外实践、志愿服务、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量化考核和德育创新优势互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打造精良师资队伍 创造一流学校品牌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老师对学生影响至深,这种理念从朱红军校长身上传承给郑州十六中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
郑州十六中60多年的教育积淀,传承诸多“软性”资源,如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学生培养、家校沟通和升学资源等。除全方位共享这些资源,师资团队更是超强,平均教龄都在10年以上,很多优秀骨干教师有超过20多年执教经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00余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0多人。国家级干教师3人,省级教育专家2人,省级名师6人,省级骨干教师22人,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杰出教师1人,市级拔尖人オ3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从重点院校选拔老师,大量引进研究生,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档次之高、名师人数之多被省、市教育部门称之为“十六中现象”。
学校秉承“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充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研引领。同时,每年参加省、市级教师培训的教师达300多名,近三年先后组织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地培训学习。“派出去”“请进来”等交流活动丰富,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所举办的科研培训、学术讲座或课题研讨活动。同时,学校还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座,如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华东师大戚业国教授、首都师大张增田教授等名师到学校讲座。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自主高效,和谐发展”的课改理念,以“共生”课堂为抓手,以创客创新为突破,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影显学生主体地位,努力营造教师、学生、课程、环境、技术共生共长的课堂生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郑州十六中近年来先后为西安交通大学输送大批优秀学生,“西安交大”将该校确定为少年班定点招生学校。学生徐文星首次叩开“西安交大”少年班之门,吴楠同学又以优异成绩跨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已开始其八年的预科、本科至硕士的一体化学习过程。
模联社团在联合国总部金色大厅
每一次跨越,每一次辉煌,都抒写着十六中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熔铸成了“红烛品格铸师魂,勤勉敬业讲奉献”的高尚师德。荣誉的获得,标志着郑州16中跨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快车道,展望未来,郑州16中将会以新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新作为新担当的积极姿态向“美好教育”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