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幼升小的路上,我们总有很多疑惑,很多踌躇,面临多种选择,不敢轻易下决定,就怕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学习。小小老师在论坛上看见了一位家长的分享,特别有感触,今天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她的经历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由于工作调动,孩子3岁跟我们到北京。希望一些在北京的学习经历与家乡的爸爸妈妈们交流分享~
起始
孩子上小学后一直想写点儿什么,只不过始终不知道从何着手。最近偶尔到幼升小和一年级的版块溜达,既看到了和我去年一样焦灼的准豆包粑粑麻麻,也看到了和我一样奋战在入学适应路上的小豆包粑粑麻麻们的焦虑。
首先介绍一下我家娃的情况,男孩子,目前就读排名前十的一所以教育严格著称的小学。幼儿园在西城一个公立园学习,公立园严格执行了西城教-委的要求,不提前教任何小学的内容。中班开始带领小朋友读了一些绘本,大班下学期开始适当教了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仅此而起。这个幼儿园体现了好吃好喝好玩儿的幼儿园特色。
我们的课外班经历(为避免广告嫌疑,课外班机构名称一律省去):中班开始英语和思维数学学习,大班开始语文学习,入学前的寒假参加了一个短期拼音学习班,其他兴趣班包括书法、围棋和跆拳道。孩子目前在学校情况,语数英的几次统测,数学、英语全是满分,语文开始几次都是满分,最近两次98-99,保持优的水平。感觉适应良好。好了,进入正题吧。就几点大家热议和关心的问题谈谈我的一点儿感悟。
1关于学前班和课外班的问题
这里的课外班仅指语数外。因为在这两个版块的家长更关心孩子入学后学习上的适应和起步阶段的问题。音乐美术等等的兴趣班不在讨论之列。很多学前家长关心孩子上不上学前班或者课外班对入学后的影响。我个人看法,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就在阅读上下功夫,数学的提前学习完全可以忽略。这里所谓的有条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是家长的陪伴时间。
先说有条件就上的情况
我家孩子上了到目前为止上了三年半的课外班了,我几乎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全程陪同。因为目前很多低幼孩子的课外班是需要家长一起陪听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所学进度,回家更好辅导。
好了,问题来了,既然花了那么多钱给教育-机构,家长不一定要求孩子必须出人头地,但至少要学有所得吧。说白了,这钱多少得花的值吧。但是,如果粑粑麻麻们只是把钱交了,上课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着,回家也很少过问孩子学的内容,那么,我基本可以告诉你你的钱算是白拿了。
这三年半来,我看到很多跟我家孩子一样上课外班的孩子,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凡是课堂知识掌握好的绝大多数都是爸爸或者妈妈能经常性陪同上课的。还有少数老人带着上课也能成绩较好的孩子,必定是父母回家花费了更多的精力的。
所以,陪伴,陪伴,陪伴!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关于教育机构的选择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的知识,上学后就会不好好听讲了。确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从实践来看,孩子对于能够理解但是还未掌握的知识兴趣是最浓厚的。
这意思就是说,如果提前学,一定不要学一年级的知识!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觉得上了一年级每天都是复习课,而应该是每天都会学到新知识,但是我学起来又比较容易!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这个意思?也就是孩子应该做好知识吸收的准备,而不是已经把它学会了。这意味着教育机构的教材或者教育导向在低幼年级应该是晕染和背景铺垫式的,而不是点对点学习。当高年级需要应试的时候才需要那些重复和强化的东西。我更赞成课外教育机构的学习是校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而不是简单重复!
关于没条件上的
这种情况孩子的粑粑麻麻们,你们要更加辛苦了!不仅要做好知识的准备,还要解决好孩子如何遵守学校纪律、规则,孩子怎样在40分钟左右的课堂安心听讲、孩子养成课间定时上厕所喝水等等问题。
这些对于常年在课外班上课的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可是您家的孩子还是处于幼儿园的松散管理期中。上小学后,与其说知识的准备重要,不如说心理和生理的准备更重要。上课的时候想着玩儿,下课的时候补作业来不及喝水,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不能及时交作业。
对应就造成很多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容易上火生病,做事拖沓,造成的这些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孩子不知道学校和上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关于一年级的教学情况
我家孩子就读小学在外人看来具有一贯的优良口碑,以教学严格著称。从目前一年级开学情况来看,没有想象中的“老师小鞭天天抽,家长冷汗天天冒”的情形。每天回家除了英语的背诵课文,和偶尔的课内作业改错外,基本没有任何作业。我觉得如果就按学校的要求,孩子过得那是相当轻松。后来,跟本年级家长交流过程中,才了解每个家长感受不同,直接源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比如前两天测试,我家小朋友考了满分,但是班上最低的才55分。所以我们具体谈谈语数英三门的学习。
01语文
语文我们使用人教版教材,开学一个月左右学完拼音,然后基本就是一两节课一篇课文,20天左右一次单元目标测试的行进速度。所以,拼音必须在入学前接触和学习!不必要求掌握熟练,但是一定要学。我们孩子在入学前参加了一个十节课的拼音学习,基本掌握了拼音,后来课外班老师要求每周一篇拼音日记,入学后前两个单元拼音测试都是满分。
过了拼音关之后,重点来了,要多写!多写!多写!重要事情还是三遍。
从孩子语文学习情况来看,由于国家要求减负,孩子动手写的量几乎没有了,但是这直接造成孩子写的能力下降,生字掌握不扎实!会看会读一写就错!我家孩子就是进入文字单元后,考试开始出现失分。不是把丶写成捺,就是把丿写成丨。还有一次直接把“木耳”写成“木儿”。
总结之后我发现是关键就是写的少。想我们小时候,每天不是抄生字生词的?现在孩子除了在学校写两遍之外,老师不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他哪有机会多写多练?所以回家之后我开始要求他把每天的生字在田字格里各抄一行,默写当天学过的生词,每周默写一遍本周学过的生词。这样坚持下去后,字词的错误基本消失。
02数学
数学的学习,如果家长没有过高的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跟上进度,没有太大差异。只有一件事必须做到,就是口算的练习,每天都要练!10以内,20以内的口算每天都要练,开始保证正确率,后期要求速度和正确率。这方面的练习册有很多,大家可以买一些。
因为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数学学不好,归根到底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不熟练的问题!
03英语
-我家娃在上学以后暂停了英语的课外班,因为原来的课外班离家太远,新的教育机构我又一直没有选好,所以这半年出现了真空期。但是学前两年的英语学习还是在孩子在这两次考试中得了满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第一次考试,家长并没有接到考试通知,孩子们直接进行了考试,全部笔试,听力内容占大部分。在没有任何复习和准备的情况下,接触过英语听力的孩子和没有接触过英语听力的孩子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语感在这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语学习我认为除了要熟读课文,熟读认知单词外,有条件的还是要上课外班。毕竟一周两节的英语课单单从时间和深度上都不能为今后高年级的英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孩子在学前没有学过英语,早期的考试无论成绩如何,都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光碟也好,点读笔也好,一定要备上,保证每天都听、读十分钟。每次时间不在长,贵在坚持!
04阅读
阅读,不是简单的读本书,而是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阅读不仅仅解决语文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更为重要。我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由于目前他们学的简单,孩子基本不读题,直接奔着内容就去作答。所以数学出现错题,绝大部分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他没有去读题。或者读了题也没读明白。
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阅读能力的问题。以此推之,以后各科的学习,阅读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个老生常谈,但是又很难解决的问题。尤其一二年级孩子识字量小,读书要读带注音的,字数不宜过多,内容以孩子兴趣为主。要养成读完一本书再读一本书的习惯,不要东看三张西看三页,完整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是孩子爱上阅读的另一个动力。
我的一个小办法是给孩子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阅读本,让他自己记录阅读的时间,书名,每天阅读的页数,阅读完成的时间。只有目标可达成或者可视的时候,孩子才能坚持下去。这条路上我与各位粑粑麻麻们共勉!
3关于乐器的学习
这方面我没有任何经验,但是由于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我只是谈谈我个人一点认识。我始终觉得乐器这东西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绝大部分情况下与生活质量、教育资源和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家长大都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学过觉得遗憾,或者被所谓的素质教育迷惑,甚至被国外孩子的教育经历影响,而忽略的很多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目前教育背景和高考指挥棒下,有多少孩子可以始终坚持花大量时间在练习上?有多少孩子只是为了纯粹的兴趣和爱好?有多少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音乐讨论莫扎特柴可夫斯基?
所以学之前想清楚这些比学什么重要。否则只会让孩子和家长又经历一次痛苦,让孩子又体验一次虎头蛇尾,善始不善终的过程。相比这些,我更建议家长从带孩子听音乐会,欣赏音乐作品开始,素质的培养不是会一种乐器,而是懂得如何欣赏美。
关于为什么会造成如今的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上课外班的局面。我思考了很久,也跟课外机构的很多老师进行了交流。
那就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是初高中学的不考,考的没学的情况比较多。我们小时候教材简单,没有课外班,所以孩子们几乎都是白纸般入校,所以教学进度也不快,拼音几乎要学整个一年级的上学期。数学老师可以按部就班的从1开始教,语文老师有大量的时间纠正孩子的写字习惯,每天听写多遍生字生词。即使是一年级,我们放学后也是有一定的家庭作业的。整张纸的抄生字是我最深的印象。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孩子,小学拼音1个月左右过关,大篇课文进度飞快,可是为了素质教育,一不能留家庭书面作业,二是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形体、品德与生活、心理健康(还有学校有手工、围棋、艺术课程。。。)等大量必须的和素质类课程。每周教学大纲要求的语文是7课时,数学是4课时。15:7,15:4!这是什么比例??而且这7,这4学的要比15更快更难?这意味着课堂内的知识,在没有课外更多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掌握好的!
所以,我负责任的告诉一直不愿意上课外班的家长,如果你不能在课外保证投入超乎寻常的精力陪伴、指导孩子学习,那么后果绝对不容乐观!(以上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任何立场)
最后: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无论宝爸宝妈们做什么决定,都一定要根据宝贝的具体情况决定,不要盲从。
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择校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