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本来朋友几个计划自驾游,不料老师一出手,计划都没有。
初中生假期的任务是小学生无法想象中的多,我的朋友(简称“大刘”),上次咱们介绍的理科家庭,详细文章:郑州一位数学“鸡妈”,重理轻文的背后是一家人的全力付出,更重要的是学会因娃而鸡!
这个十一,老师给娃安排了满满的任务,不算科目作业,只说卷子,孩子就需要写30多张(语文11张卷子、英语7张、数学5张、生物、地理、历史各4张),另外,假期结束后,9号是分校+总校的七科连考,以赛代练。
这种效率,初中老师表示是在适应自己的高中部,当然,初中老师在第一次家长会也说了,刷题不是让孩子瞎刷,刷题是让孩子们理解题目背后的解题思路,举一反三,同类型的题目可能刷几遍就完全掌握了。
假期,孩子自己也主动表示,出行改打球吧,任务太多。就这样出行计划变成了,每日的篮球比赛。
今天,继续说说大刘家里小升初的衔接过程。
数学科目
更多学校信息咨询加微信:zexiao 789 崔老师
之前文章说过,大刘鸡娃数学就两个目的:
1.家里能帮助,夫妻俩人以前都参加过高中数学竞赛。结合家庭的整体优势,决定让孩子从数学出发,玩中鸡,鸡中玩。
2.就算数学竞赛走不成,有数学打底子,也能顺带走个别的竞赛,比如:信息竞赛,数学优秀,信息竞赛跑不了;数学不好,信息竞赛好不了。
目前,大刘孩子到了初中之后,确实奥数使得孩子学习理工科比较轻松。一方面,解题快;另一方面,初中题目难,需要分析,小学奥数学习的优势恰恰就是分析。
之前,咱们也说过,在郑州,小学奥数分为两个体系:“普奥”和“竞奥”,两个体系的学习难度和学习目标不完全相同。不过,多数孩子是从“普奥”慢慢进入了“竞奥”,普奥算是竞奥的起始站。
如果说什么节点是竞奥和普奥的分水岭,就是三年级。
因为三年级的奥数学习,线下机构开始涉及自己的拓展题型,比如:平行线、学而思......孩子如果还是无法独立正确完成拓展篇的大多数题目,或者进不去机构的高端班,就脚踏实地走“普奥”路线。
普奥依然能够帮助到孩子们在初中的学习,另外,普奥也能带给孩子们很强的竞争力,比如:郑西一中、经开一中、中原领航、郑中国际...走这一类的学校就比较有优势,其实,很多时候初中数学题,只是知识点、定理、公式多了。而数学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相关的题,并没有太多的升级。
当然,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求其下而无所得。
数学学习还是看家庭的目标,小学课内数学对于牛班来说,确实有点简单。老师要的不是得90分的孩子,而是100分的孩子们,因为得100分的孩子通常能做对120分的题,这样的高度牛班更看好。
语文科目
在小升初时,实验班语文,基本是初二或者初三水平的难度。
语文的大不局限于课本,更在意课外的拓展,包括:文学常识、历史知识、通过平时海量积累形成的素养以及融汇贯通。
这也就是目前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方向,再者说,不管什么学科,都是以语文的阅读为基础,出题越来越灵活,更重视孩子的跨学科素养。
图上的目标能让孩子在普校普班或者普校中等班保持个不错的成绩,牛班这个目标乘以2就是了,牛校从来不提大语文,因为他们教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大语文。
大刘孩子,语文做的不错,从小就是阅读多,但是仅仅阅读不够,还要吃透,语文就是这样,阅读好了,语文未必好,但阅读不好,语文一定不会好,而且孩子之间阅读产生的差距是无法追赶的,这是个慢功夫,突击没啥用。
就这样的水平,大刘孩子也就在班里排个20%左右,排在前面的孩子主要是兴趣点在语文这里,优势比较明显,要么饱读诗书,要么是记忆超群,当然,科目学习有优有劣,很正常。
下次开家长,大刘准备介绍个语文牛娃给我,让我感受一下语文的“仙气”。
英语科目
如今,郑州实验班基本上都在学EIM,啃课本的孩子太少了,因为太简单了。
之前文章提到过郑州英语的晋升路线,根据家庭特点来选择:郑州英语学习的分水岭,牛校牛班纷纷进入的“新”赛道!,这里英语就不在多说了。后面有时间,拉着Lansing老师说说英语学习方法,给家庭打个样。
近期,也有很多家庭看完文章后比较沮丧,给我回复都说感觉给娃启蒙有点晚。其实,也不用焦虑,所有科目都有共同性,就是家庭目标是啥,比如说:大刘家孩子对英语的目标就是高考,能得95%的分数就成,英语对话说标准就成。那么,一年级开始也不晚,只不过说,没有鸡娃早的家庭,适应快,逻辑好,需要点苦功夫。
当然,如果没有家鸡,在低龄机构学的也比较慢,因为这个阶段就是兴趣,孩子开心,愿意使用英语就达标了,至于学术的干货部分,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总之,有时候不是别人在消费父母的焦虑,而是消费焦虑的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没有目标,别人去哈佛,你也跟着鸡,累不累?
教育是鞋,孩子是脚,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脚,才能给到合适的鞋子。没有一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孩子的天资、性格、能力、喜好都不一样,其实家长最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是先要了解孩子。
最后,关于课外机构,机构并不是救命稻草,家庭不能把孩子送进去就散手不管了,或者哪个机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换,关键也要看看自身,因为机构同样需要家庭的力量。
比如:一个两位数加法,校外俩小时搞定,校内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原因是校外只讲方法,需要回家练习,所以这还是得需要家庭来监督,学完之后通过孩子做课外的作业,以及多给孩子找练习来做,来确定孩子确实是听明白了,只要家庭,认真肯下功夫,就一定没问题。
努力也许不能逆袭,但不努力就只能躺输。
郑州择校网(www.zexiao007.com),您身边的择校专家,郑州入学、转学、升学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郑州择校宝,或崔老师个人微信: 1192687838,免费咨询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