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和朋友介绍的D妈聊了聊孩子的初中生活,不得不说孩子到了初中,家庭的一切鸡娃计划都到头了。
目前,孩子8年级,在一所民办初中重点班读书。
小升初时,没有走本校直升,因为初中直升进实验班需要另外考试。而目前就读的学校,当时实验班考试已经通过,保险起见,就选择目前就读的学校。
现在,孩子是学校的重点班,明年学校有直升班选拔机会,也就是9年级从重点班选孩子进直升班,成立的新的班型。进入这个班型之后,如果孩子初三没有太大问题,100%直升本部高中,本部高中如今一本率95%以上,郑州的大牛学校之一,所以,这是目前学校所有牛娃的目标。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直升班的考试卷子都是超前内容,远远高于中考,竞争非常大,就这个情况,D妈如今已经另有打算,放弃直升班,目标中考。
家庭科目规划
对校内重点班来说,学好英语、数学是前提,这两科很难拉开成绩,基本上是靠的语文来决定胜负。
因为语文小学与初中改变很多,小学是学基础知识的阶段,孩子们都是背背写写,看不到很大的差距。到了中学,加入了中学的重头戏,阅读理解和写作,孩子的思维差距逐渐展现,同样是海量阅读,有思考的阅读开始落地生花。
可以说到了初中,学霸跟学霸之间差一门语文,学霸跟学渣之间差一门数学,学渣跟学渣之间差一门英语。
科目:语文
D妈强调实验班孩子们的语文基础都在小学打好了,没有孩子在实验班选择补习的,基本上都是在拔高。另外,在初中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给的内容是基础,各个孩子都是熟背。
相信父母们也知道,如今的语文和过去的语文大有不同。
曾经的语文就是:实用,因为很多孩子初中都上不了,所以,脱盲是重点,学的就是“音、字、词、句、段、篇”这些基础知识。
但现在,教育环境的变化,对于语文的要求也提高了,更侧重文化,培养更多能把中国文化传播的孩子们。毕竟,不管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摆脱不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且从今年开始到2035年,中国要实现的目标是:成为教育强国。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教育比拼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从而实现自主创新和文化输出。
其实,除了语文,所有科目的教育都是这个导向,只是在语文科目里体现得更明显罢了。毕竟,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是最直接的承载文化。所以,现在要学好“语文”,就既得学“语言”,又得学“文化”。
D妈在语文方面,小学四年级进入机构打基础+一年级在家开始漫长的阅读,六年总结就是3+1:
3,就是指搞定语文基础。
①掌握基础知识,比如拼音、笔顺、字形、近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组词造句、固定搭配、找病句、背课文、背文学常识……这些扎扎实实的训练,一定要做好。D妈孩子这个方面得益于机构,四年级之后练的比较多,堂堂有测试,只要父母们够用心,没问题。
②拓展综合知识,比如:历史、文化,地理、艺术、政治等各种综合知识,这是“大语文”概念最主要的背景。这个知识量,需要低龄阶段就通过阅读鸡上去。对于D妈来说,英语、语文阅读都是同时抓的,到了初中,从量变成为质变,抓住了两科的阅读理解和写作。
③写作能力,三年级之后机构老师带着孩子练习,低龄阶段在家,D妈要求也不高,就是把写作习惯练起来。
说到写作和阅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语文考场上最主要的决胜局,是语文考试中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题目。
1,指的是思维:
思维能力很重要,比如写作,没有思想光有文采,也拿不了高分。当然,这不仅仅语文需要,所有科目都需要,也是这么多年教育改革的方向,比如:学习观察、探索、思考、归纳、总结......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也要求孩子们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把知识学活。
总之,语文万变不离其宗,说一千道一万,阅读一定是基础。现在提倡的大语文概念,也是需要非常大的阅读量支撑,增加各门类的知识,融会贯通据为已用。不过,大量素材的积累绝非一日之功,一定是要保持阅读。
科目:英语
D妈孩子小六PET,良好,虽然不是优秀,但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了。
整个英语路径就是:自鸡为主+机构冲刺+外教陪练
家庭英语理念的启发完全是因为一本书,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英语,D妈从阅读做起来,四岁半孩子主攻RAZ,辅助牛津树,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也就是上小学前,推到了J左右,孩子中间也有反反复复。
具体计划就是:朗读、默读、听全文,一篇RAZ,至少3遍的接触机会。听一遍,随时停下来讨论拓展一下,有不会的生词讲讲,然后,自主从头读一遍,同时录音,读完做Quiz。
进入小学,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基础之后,D妈开始带着孩子练习写作。写作家庭一定不要忽视,往往拉开差距的就是写作能力,因为,写作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外在体现,重视写作的孩子往往思维更加细腻、逻辑性强,英语的持续学习力也更深厚。
D妈孩子二年级,开始跟着一位老师在学习,冲刺刷题+基础课程,之后三年级上学期KET优秀。
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原版之路的优势,用刷题的时间来阅读,长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思考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更有乐趣,以考促学,查漏补缺。
D妈孩子,冲刺阶段安排主要是跟着老师,每天放学作业后,写一部分题+机构老师作业+RAZ阅读+外教口语;周计划:保持写作文+一周刷一套题+老师周测;口语线上外教的Free Talk时间,一直练到六年级。
在郑州,D妈走的路线比较务实,属于大部分家庭都能采用的路线。
科目:数学
数学D妈基本上就是跟着机构在走,一年级开始学习,二年级升入创新班,不过,家庭本身对竞赛没有多么大的渴望,后面多是配合老师的工作,现在更是放弃竞赛,回归课本。
之前文章也说过,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的学科。可以说,高年级的数学完全是建立在熟练掌握低年级内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学好。
当然,到了高年级,竞赛的分水岭就到了,这个阶段很多家庭会和D妈有同样的想法,竞赛的欲望也会越来越低。
因为这个阶段的竞赛娃,一部分是老天爷赏饭吃,学得快,吸收好,就这一项直接就拉开了靠刷题的孩子们,人家也刷题,但是人家刷题是向上刷做难题,不是刷题来巩固。另一方面就是,这个阶段如果不放弃竞赛,回归课本的话,中考会很容易落下,得不偿失。
关于初中数学,有五个部分,父母们可以看一下:
第一部分,除了一小部分是初中新增知识点以外,大部分是小学的内容。这方面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在小学阶段得到解决,不要留到初中,那样就太晚了。
第二部分,初中的第一个关卡,也是数学从小学具象到中学抽象的第一个转折点,当然,这个阶段,小学奥数都能用方程开解了。
第三部分,初中数学里面实验班的Boss,最难的抽象概念,也只有实验班会学高中知识(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思维),在中考,只考函数本身。
第四部分,概率统计有很多概念需要识记,但是在中考里考得并不难,分值也不高。
第五部分,初中基础数学的大佬,初中几何就是抽象思维的考验,化繁为简和多步骤连贯思维的要求极高,它与函数共同打造就了“初二现象”。
通过这五个部分对比小学奥数,就可以看出,其实小学奥数的知识点和初中高中课内的知识点并没有多么大的关联,有关联的无非就是选拔。
1.与初高中竞赛的知识点有关联,小学不学奥数,初高中抓不住,竞赛生走不了。
2.与小升初有关联,初中需要向高中输送生源,所以,实验班考试需要奥数,以备高中生源之需。
今后择校
前面也说到,学校有直升班,但是D妈准备放弃。
第一、现在孩子的成绩来说,还不能达到直升班要求。
第二、直升班要求数学功底太深,如果执着要去直升班,很可能中考就会失利,得不偿失。可能很多家庭会有疑惑,直升与中考的关系。
中考最后还是要回归课本,不出错、不偏科,拿高分就能升入不错的学校,而直升更多的超前学,为高中部强基做准备,走的是提前选拔。
D妈现在目标就是郑州十一中,暑假结束之后,老老实实巩固课本知识,不再超前学。
郑州十一中文章:《郑州这所老牌学校,竞赛成绩紧追三大甲,第二届国际班办学超越数所名校!》。在2019年,普通高考中,郑州十一中的一本上线率上升至94%。英才班,985率达到90%,211率达到100%。
最后,不可否认,郑州教育,鸡血加料、勤奋依旧。
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绞尽脑汁,不过,与之前的鸡娃不同,现在的鸡娃前永远是父母先行,换句话说就是,120分的自己,才配要求100分的孩子。
另外,如今的公平教育,在现实中已经显露无疑。如何不受公立教育这个底限的约束,为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上限,没有模板,只能依靠家庭独自摸索。
总之,只有千锤百炼的思考,才能换来游刃有余的发挥。
郑州择校网(www.zexiao007.com),您身边的择校专家,郑州入学、转学、升学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郑州择校宝,或崔老师个人微信: 1192687838,免费咨询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