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择校网(www.zexiao007.com),您身边的择校专家,郑州入学、转学、升学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郑州择校宝,或崔老师个人微信:zexiao456,免费咨询答疑!
幼升小面试主要从自我介绍、数学、常识语文、体育、这三个方面进行。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主要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幼升小的时候老师最关注的素质之一,能否在幼升小面试中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出色的自我介绍显得尤其重要。那赶快跟随小编去看看自我介绍的侧重点!
1、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一步步引导孩子表达清晰完整。平时也可以在公众场合有意识让孩子和别人说话,都是锻炼口头表达的好机会。
2、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从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在面试过程中更为放松。
3、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庭,让孩子知道家里有谁,可以和孩子讲讲家里成员的趣事。这样孩子就不会对类似问题生疏了。
4、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工作的,偶尔可以领他去单位转转,让他看看爸爸妈妈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里工作。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梦想,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
5、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家里的情况,家里有哪些成员,都叫什么,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平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班里小朋友,谁爱唱歌,谁爱跳舞,让孩子养成良好表达能力。
6、问姓名,父母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常识。
家长要注重孩子生活常识的灌输,经常的告诉孩子家里在哪里,附近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父母的姓名是什么,联系方式是多少等等。常识的积累是保护孩子的方式之一,也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聊天:姓名,父母在哪里上班,小时候上什么幼儿园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在茶余饭后和孩子说说以前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伙伴,父母的单位有哪些叔叔阿姨,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回忆的快乐。
数学
幼升小面试的数学主要是在20以内的加减计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应用题、逻辑推理能力,家长要让孩子20以内的加减计算练熟了争取做到答案可以脱口即出,但是题海茫茫,小编不建议考生搞题海战术,家长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题目列举出来,变换题面和数字,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这样,孩子在参加面试的时候,不会因为陌生和紧张影响临场发挥。对于似曾相识的题目,孩子可以更加自信的作答,为自己的面试加分。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一些例题,爸爸妈妈也可以跟着做一下哦!
题型一
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题型二
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题型三
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题型四
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题型五
1、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2、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题型六
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题型七
1、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2、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题型八
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后面有6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题型九
1、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题型十
1、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常识语文
常识语文主要从语言表达、观察,记忆、积累,联想,创造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表达
说一件你最高兴(或最伤心)的事。
看图说话。
二、观察,记忆
一幅图上画了10-20种物品,先让学生看15秒钟,然后遮住图,让学生回忆看到了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或写字,让学生看30秒钟后擦掉,然后让学生在纸上按原样画或写出来。
听一段故事后,把大意复述出来,并且能根据故事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三、积累,联想,创造
词语接龙(可以音同字不同)。
任选1-2首诗歌或儿歌背诵。
给出三个词语,让学生联想造句或说几句话。
有一个皮球掉到小河里去了,你能想出办法把它拿上来吗?